手机:18346190789
邮箱:qilingjidianshebei@163.com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江平街279号
近几年,随着自动扶梯使用量的不断增长,自动扶梯安全事故多发,危及乘客和设备安全,给自动扶梯维保单位和管理单位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。因此,对自动扶梯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尤为重要。基于此,笔者在本文中从自动扶梯的机械系统、电气系统两方面阐述自动扶梯的主要危险源,并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科学、合理的防范措施,以提高自动扶梯的使用安全性,保障乘客和设备的安全。
1 自动扶梯的工作原理及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
自动扶梯的工作原理是由电力驱动系统驱动,基于一系列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协同作用,实现连续倾斜向上或向下运输乘客。其中,机械系统传动包括梯级链传动和扶手带传动。梯级链传动是指由驱动轮带动梯级链运转,梯级链再带动一连串梯级沿导轨运行,形成运动轨迹闭环。在梯级链传动过程中,涉及的部件有桁架、梯级链、导轨、梯级、围裙板等。由此可见,自动扶梯的结构复杂,部件众多,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件容易出现导致故障或事故的风险(即危险源)。因此,在使用自动扶梯时,乘客应保持警惕,遵守规定,切勿在扶梯上乱动或玩耍,遇到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工作人员或使用紧急停止按钮。同时,运营商也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自动扶梯,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。
2 自动扶梯的主要危险源及其注意事项
2.1 机械系统的危险源及其注意事项
1)扶手带出现欠速。自动扶梯的扶手带在设计上与梯级同向同速运行,当扶手带的速度偏离梯级、踏板的实际速度大于15%,持续时间大于15s时,自动扶梯应停止运行。如果扶手带欠速较多、欠速时间较长,且乘客不能及时调整手握位置,就很容易将乘客带倒,出现乘客摔倒事故。
2)自动扶梯围裙板与梯级的间隙变大。自动扶梯两侧的围裙板与梯级的间隙一般不超过4 mm。自动扶梯经过长期运行,各零部件会发生磨损损耗,导致该间隙变大,容易卷入鞋带等长条物品。因此,乘客在乘坐自动扶梯时要谨防长条物品被夹入,以免造成人员受伤。
3)自动扶梯出入口处的梳齿板出现断齿和变形。若梳齿板梳齿完好,能与梯级严密吻合,一般不具备危险性。但是,自动扶梯经过长期运行,梳齿板容易发生断齿和变形,使梳齿板与梯级间形成1~3 mm的间隙,导致裤脚、鞋带等薄软物品容易被夹入,具有一定的危险性。
4)踏板表面磨损和踏板滚轮损坏。踏板表面磨损、踏板滚轮损坏可能导致自动扶梯运行不平稳,增加乘客摔倒的风险。要定期检查踏板表面是否平整、踏板滚轮的磨损程度,以及零部件是否有松动。
2.2 电气系统的危险源及其注意事项
1)电缆和连线出现问题。电缆磨损、断裂、损坏或连接不良可能导致电气故障、电击或火灾。应定期检查电缆和连线的外观,特别是在连接点和弯曲处仔细查找磨损、损坏、烧焦或暴露的导线,及时进行更换或维护。
2)电气部件出现故障。电动机、继电器、断路器等电气部件的故障可能导致自动扶梯运行不安全或停梯。应实时监控自动扶梯的运行状态,特别注意是否存在突然停梯、电动机过热或发生异常声响等情况,判断是否由电气部件故障造成。
3)控制系统出现问题。自动扶梯的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会导致不正常运行,如速度异常、运行方向错误等。应实时监控控制系统的运行,注意任何异常情况,以便及时进行维护。
3 自动扶梯危险源的防范措施
3.1 技术层面的防范措施
建立用于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自动扶梯数据挖掘系统,通过建立自动扶梯的数据挖掘系统,能够实现对自动扶梯设备的选型、工程设计和运营维护过程的综合管理。该系统建立了3个关键性数据库,即设备选型数据库、工程设计数据库和运营维护数据库,用于管理、分析自动扶梯的全生命周期数据。这些数据库包含了各个关键部件的数据,涵盖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自动扶梯的梯级链、扶手带、导轨等机械传动部件的信息。
3.2 管理层面的防范措施
使用单位的防范措施
使用单位方面应加强对安全员的安全教育,定期组织安全员培训,让安全员熟悉自动扶梯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;加强对自动扶梯周围环境的管理,保持环境的整洁和通道的畅通,避免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;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日常检查制度,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运行。
维保单位的防范措施
维保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保计划,定期对自动扶梯进行全面的检查,确保电梯各部件未发生损坏。维保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,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,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保工作,确保操作的规范性。维保单位还应建立详细的维护保养记录档案,对每次检查和维修的内容、结果进行翔实记录,便于日后追踪和查阅。
检验机构的防范措施
检验机构作为第三方监督单位,应严格依据国家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,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,确保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。检验机构应对检验结果出具详细报告,并及时反馈给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,以便及时采取整改措施。